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瞭望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如何培养创新型医(2)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疫情期间,学校老师将支援武汉时的故事、案例纳入网络课堂,学生接收到最新鲜的知识,受到最直接的思想震撼。 另一方面,作为医学院校,学校倾尽

疫情期间,学校老师将支援武汉时的故事、案例纳入网络课堂,学生接收到最新鲜的知识,受到最直接的思想震撼。

另一方面,作为医学院校,学校倾尽全力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学校组建科研攻关小组,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基于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正在实施成果转化。我们还向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天津市卫健委等部门提交关于疫情趋势预测、复工复产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报告。可以说,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天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夯实创新之基:搭台铺路创新求变

《瞭望》:学校如何鼓励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方面的科研创新?

颜华:天津医科大学主要通过建设科研特区、整合基础与临床资源来引导鼓励科研创新,持续强化学校优势特色及水平。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以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为试点,建立学校首个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这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重要举措之一。该中心一是在建设模式上,制定了“1+X”模式建设计划,即以“1个创新平台”为基础,围绕肿瘤及相关疾病重大前沿问题,重点建设肿瘤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等多个学科方向;二是在建设宗旨上,坚持以协同、开放、交叉、融合为宗旨,打破学院和医院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学科边界,促进创新要素有效汇聚,鼓励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相关学科深度协作,协同发展;三是在政策支持上,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支持示范性特区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消中心行政级别,实行主任负责制,享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引进、人事管理及财务自主权,对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等实施多元化管理制度。

同时,在临床研究中,该中心发挥和传承肿瘤学、泌尿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神经外科等国家重点学科的独特优势,构建了乳腺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直至个体化干预的综合精准防控模式,牵头的脊柱脊髓损伤诊疗新模式、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非手术治疗方案等临床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基础-临床资源整合方面,学校依托大学医院临床资源优势,正在筹建临床医学部,构建“学校—临床医学部—临床医学学科”三级管理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

《瞭望》:你对创新型医学人才如何理解?学校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又进行了哪些探索?

颜华:我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我们谈及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当下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博、专结合的充足知识储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能力素质,以创新精神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不可或缺的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不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人才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天医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加强了对人才培养的统筹,为实现“精英培养”,推出“朱宪彝”班,实施本硕博连续培养,采用小班化教学、双语授课。此外我们还实施优质生源奖励计划、“卓越医学人才”计划等多项举措吸引校内外优秀生源,全面推行“申请-考核”制的博士招生选拔方式。不仅如此,学校还遴选在基础和临床方向有交叉的前沿课题,组成“双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

我们注重搭建创新平台,持续推进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每年评审研究生创新基金20项,激励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学创新研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走好未来之路: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瞭望》:天津医科大学如何将“双一流”建设与学校综合改革紧密结合?

颜华:作为“双一流”建设重要举措之一,天津医科大学在2017年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以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为试点,打造了人才体制机制“实验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施多元化人才管理制度,凝聚校内外和国内外人才。

文章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 网址: http://www.yxslyjkbjb.cn/zonghexinwen/2021/0428/1145.html

上一篇:新增床位1000余张!济南三院应急医学中心综合楼
下一篇:呵护母婴健康!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滨州市围产

医学食疗与健康投稿 | 医学食疗与健康编辑部| 医学食疗与健康版面费 | 医学食疗与健康论文发表 | 医学食疗与健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学食疗与健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